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蒸汽处理的效率已经日趋重要,这种基本的能量传递介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发电站、工业生产工艺及供热工艺。目前蒸汽应用工艺都需要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以可靠的方法来保证。减温减压调节阀可以满足这种工艺要求,蒸汽热力站调节阀可以同时降低蒸汽压力和温度,达到两种工艺参数,一个调节阀来解决的效果。
这种减温减压调节阀的操作原理是:蒸汽压力和流量都是由控制套筒内的阀芯位置来决定的,以压力控制回路到阀门执行器的信号,使平衡阀芯位置改变以增加或减少流通面积。控制套筒有一排可达到所需流量特性的节流孔。当阀芯从阀座上升起时,电动调节阀生产,蒸汽就控制套筒上的节流孔,以向下的方向流向出口。
阀芯的中心有一通水孔,连接上阀盖的供水腔至阀座下面的出口区,此水孔的上部是设有多个节流孔,孔的尺寸及编排均经过计算。喷水经过节流孔和 水管,直接流向阀体的出口。水管从阀芯底部延伸至阀座外的缩流面处,喷水点是在蒸汽流速快及产生湍流的区域,以达到水珠能很快及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流路中,因此在阀的下游压力恢复时,水立即汽化而达到了所需的降温控制。
气动调节阀的作用方式有气开、气关两种类型,气开阀随信号压力的增大而开度增大,无压力信号时,阀处于全开状态,气关则相反。合理选择调节阀的作用方式,对确保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经济损失是至关重要的。还可以通过对气开、气关方式的正确选择,达到故障保位的作用。
1 、调节阀的气开、气关选择
调节阀作用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来决定,考虑当信号压力中断(如调节阀故障,电动调节阀厂家,仪表供电中断或气源中断)时,视调节阀所处开启或关闭的位置。对生产工艺造成的危害性大小而定。如阀处于打开位置时危害小,则应选用气关式;反之,则选用气开式,通常考虑以下因素:
( 1 )首先考虑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当出现气源供气中断,仪表供电中断,调节系统内各环节有故障以及执行机构的膜片破裂等情况,使调节阀无法正常工作,以致使阀芯处于无能源状态时,调节阀所处的开启或关闭位置,应能保证人身、设备的安全,不致于发生事故。
( 2 )其次考虑介质的特性
调节进入工艺设备的介质流量时,若介质为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应选为气开式,当信号压力中断时,阀处于全关状态,避免有害气体外泄;若介质为易结晶、易凝固物料,为防止堵塞,应选为气关式 。
( 3 )后考虑保证质量和减少经济损失
当调节阀信号压力中断而不能正常工作时,阀所处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不应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原料的浪费以及半成品的浪费。
上述因素是有轻重缓急的,应特别注意、调节阀作用方式选择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 、误选实例
我厂15t 转炉汽化冷却系统是利用转炉余热生产蒸汽的一个节能环节,两个汽泡接受 转炉烟道余热,产生蒸汽经蓄热器缓冲供给蒸汽用户,湖南电动调节阀,汽化冷却过程自动调节流程见下图所示。每个汽包的给水环节设有自动调节,且分两个回路进行调节。一路为根据汽泡出口蒸汽流量之差进行补水调节。两调节系统的调节阀均安装在给水管道上、 互为旁路。蓄热器前、后分别设有蒸汽压力自动调节,因此,整个汽化冷却系统共有6 个自动调节的气动薄膜调节阀。
笔者在参加我厂15t 转炉主体工程试车验收工作发现:现场所装的上述6个调节阀均为气开式。于是提出:给水和蒸汽压力调节阀选为气开式是不安全的作用方式,必须整改。
对于给水调节,若调节阀选为气开式,则信号压力中断时,调节阀处于全关状态,这意味着调节系统故障或供电、供气中断时,汽泡将无法得以给水,会导致烧干汽泡,后果是严重的。
对于蓄热器前(即汽泡后)蒸汽压力调节阀,若选为气开式,则在故障状态下,调节阀处于全关状态,电动调节阀生产厂家,此时汽泡继续受热蒸发,蒸汽压力将不断上升,影响汽包的正常、安全运行,且此时用户管路又将无蒸汽可用。同理,蓄热器后蒸汽压力调节阀选为气 开式,也存在同样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