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选型太复杂,下面提供简化的选型思路。
1)阀型的选择
调节阀阀型很好选择功能齐全、重量轻的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去代替其他调节阀产品,可简化选用其它产品因功能不齐全而担心选型不当(如直行程类阀的防堵问题;切断与压差大小的关系等)的麻烦。
2)执行机构的选择
执行机构的选择:①选用进口电子式执行机构,克服一系列不可靠问题;②薄膜式执行机构选用精小型系列;③活塞式执行机构应考虑齿轮齿条式;④告诉阀关闭的压差,由生产厂选定执行机构大小。
3)材料的选择
这一问题较复杂。因许多腐蚀介质对聚四氟乙烯不存在腐蚀,故宜选用全四氟耐腐蚀阀,使耐腐蚀场合的选型得到大大简化,只是当温度>180℃、<-40℃、PN≥2.5KPa时,再去考虑耐蚀合金。
4)弹簧范围的选择
对配薄膜执行机构的阀,现绝大部分场合均配,可以充分利用250KPa的气源,选用一种中等刚度,又可兼顾较大输出力的弹簧60~180KPa;同理,对活塞执行机构选用150~300KPa。
5)流量特性的选择
①当参数弄不准时,选对数特性;②当被调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时,如流量调节、液体压力调节,选对数特性;当系统的响应速度较慢时,液位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调节阀价格,选直线特性;③S值较小时,选对数特性;④阀可能处小开度工作时,选对数特性。
6)流向的选择
对单密封类的直行程调节阀,通常选流开型;当要求切断和防冲蚀时,选流闭型(流闭型稳定性差,应考虑相应的稳定性措施)。
7)填料的选择
当带时,尽量选用耐磨、耐温、寿命长、密封可靠的石墨填料。
8)与转换器的选择
转换器没有的提高输出力、提高动作速度、提高位置精度的三大作用,故通常应选用(与转换器价格相当)。
9)电磁阀的选择
电磁阀的可靠性应摆在突出的位置,所以,应选用可靠性高的进口电磁阀。选定电磁阀必须注意电磁阀通电、断电与主阀的关系,并告诉生产厂。
现在国内对控制阀与调节阀基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区分,往往将控制阀和调节阀笼统地一起称呼,更多地是将带有执行机构的阀门都称为调节阀,而控制阀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看看网络上那些做控制阀的网站,都是将控制阀称作调节阀。我觉得这里有些概念有必要澄清一下,浅陋之见,唯期抛砖引玉。
控制阀的定义应该是:过程控制工业里常用的终端控制元件就是控制阀。控制阀调节流动的流体,如气体、蒸汽、水或化学混合物,以补偿负载扰动并使被控制的过程变量尽可能地靠近需要的设定点。传感器将压力、温度、流量等信号反馈给调节器,调节器将测量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运算的结果输出控制信号给控制阀,调节阀厂家,由控制阀来调整阀门开度,进而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自动调节。按照这个定义,阀门必须要和传感器、控制器(PLC、DCS或单纯的调节器)组成控制回路(不管是单回路还是多回路)实现对过程变量的控制,才能称之为控制阀。所以,所有配有执行机构的气动、电动、液动的阀门,都应该叫做控制阀,包括电磁阀,因为它们都可以和控制系统组成控制回路,实现自动控制。不管它们接收的是开关量信号还是比例信号,控制原理都是一样。而所有的手动阀门都不是控制阀。有些阀门厂家还有自控阀的叫法,其定义应该同于控制阀。
而调节阀,其实就是节流阀,对于节流阀,它的意图是产生压力降和降低流量,调节阀采购,因此它可以有一个直径明显小于阀门通径的阀座。节流阀的设计是产生压力降以降低直线压力、流量、温度,而开关阀的结构上允许直线通过流体而不明显地产生压力降。如O型球阀、蝶阀、管夹阀等,它们的流阻都很小,介质通过时产生的压降都很小,所以适合开关控制,不适合节流控制。节流阀需要根据过程工艺的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流量特性和阀芯、阀座直径,开关阀则不需要。节流阀配以执行器,吉林调节阀,就是电、气或液动调节阀了。所以狭义地将,调节阀只限于节流阀如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角形阀、三通阀、V型球阀等有限的几种(所以在业界还有手动调节阀一说)。
一用于紧急停车的自调阀,在急迫状况出现时需求牢靠的动作,不然会给体系出产带来严肃的挟制。构成调节阀动作弛禁的主要原因有:
1.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中膜片破损泄露;
2.执行机构中的O形密封圈泄露;
3.阀体内有杂物阻塞;
4.聚四氟乙烯填料蜕变硬化或石墨-石棉填料润滑油干燥;
5.填料压得太紧,摩擦阻力增大;
6.由于阀杆不直致使摩擦阻力增大。
处置方法:
1.更换破损的膜片;
2.更换O形密封圈;
3.收拾阀体内的杂物;
4.更换填料;
5.恰当调整填料压盖;
6.更换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