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调节阀都有流线型的阀体通道,以增加流通能力,阀体内件可以在线更换,在拆去上阀盖就可以取出内件。套筒调节阀的结构特点就是:把含有石棉或者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挠性金属垫片放在阀座环和阀体之间,这种垫片也被套筒压住并作为上阀盖和阀座环之间的衬垫。套筒和阀座环有时设计成一体,阀芯则采取圆筒式,流量特性取决于窗口的形状,窗口通常在套筒周围铸成。
阀芯也可以制成有内孔道的空心柱塞,使流体压力能穿过阀芯,在靠近套筒顶端的槽中装有一个滑动密封垫,在阀芯上部封住阀的出口,这种平衡结构有助于抵消作用在阀芯上的流体静压力,导致所需要的执行机构的推力大为减小,但是和双座阀一样,阀座的泄露量有明显的增大。
套筒调节阀的很大特点是便于维修,如果需要,可以在线更换阀内件,不必从管道上拆下阀体,这大大便利了维修工作。
另外还有一种不平衡式套筒调节阀,这里,阀座环内表面有一定的形状,配以盘式阀芯就可以形成一种等百分比的流量特性,并可以倒转180度,把故障时打开,改为故障时关闭的作用方式,南京调节阀,这种结构仅仅是阀杆导向,用于浆液介质时,这种套筒调节阀就是一个优势了。
高温调节阀的控制是自动化控制中的难题,调节阀介绍,高温和超高温的切断难度更大。这一难题的主要
表现是高温膨胀产生卡阻及切断问题。因此,高温和超高温调节阀一直是国内外厂家及设计院 关注的重点。
一、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设计、选型和使用的角度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阀体及阀内件材料的选择问题
用于450℃以上的环境中的调节阀,调节阀价格,在设计和选用时必须考虑温度、压力条件对材料机械强度的影响,如在锅炉给水系统和过热旁路系统高温条件下,常规阀体及阀内件材料是不适用的(例如O形圈、四氟材料、弹性材料和标准垫片等)。因此,必须选用更加耐用的材料。 一般材料可使用的很高温度为500℃左右。对于高于538℃的场合,阀体通常采用铬-钼钢。对于很高温度达1035℃左右的场合,通常选用SUS310S型不锈钢,而且材料含碳量必须控制在 0.04~0.08%之间。对于更高的温度,建议采用内衬非金属耐热材料(可用于1200℃的高温场合)或特殊的耐高温高强度合金(如发动机燃烧室用耐高温高强度合金,可直接用于 1000℃高温场合)。
(2)热膨胀,冷收缩的影响
高温阀与常温阀的结构及阀内件有很大的差异,如导向间隙、阀板转动间隙、轴承方式等。除了从设计、制造方面控制外,从阀型结构的选择上来减少热膨胀、冷收缩的影响的方式更为可取。实践证明挡板式蝶阀是一种非常好的高温阀,挡板与阀体内腔间的间隙为3~6mm,可彻底解决阀板与阀体内腔高温中卡阻的问题,并可达到较高的切断性能(5×10-4)。
(3)导向轴承与阀板定位问题
对于介质温度高于400℃的场合普通的定位导向结构是不可靠的。此时应采用外部轴承结构来保证阀板的定位与支撑,这样可以避免内部高温对导向结构的影响。同时,由于定位系统承受了阀板、阀杆的重力,从而减轻了执行机构负载,减轻了外部轴承负载,避免了常规蝶阀水平安装使用时易出现的单边卡阻现象,可垂直安装。
电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和稳定性,所以需要正确选择。
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分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一般制造厂所提供的流量特性是理想流量特性,而实际应用需要的则是工作流量特性。由于压降比S小于1,工作流量特性上凸。因此,在选择调节阀流量特性时,应先考虑选择工作流量特性。然后,根据实际应用选择理想流量特性。在生产中常用的理想流量特性是线性、等百分比和快开特性。而快开特性主要用于双位控制及程序控制,因此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通常是指如何合理选择线性和等百分比理想流量特性。
在实际使用时,调节阀总是安装在工艺管路系统中,调节阀报价,调节阀前后的压差是随着管路系统的阻力而变化的。因此,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时,不但要依据过程特性,还应结合系统的配管情况来考虑。
(1)根据过程特性,选择阀的工作流量特性。常规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线性的,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后希望能适应一定的工作范围,不需要经常调整。这就要求广义对象是线性的,即在遇到负荷、阀前压力变化或设定值变动时,广义对象的特性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从自动控制系统的角度看,要求调节阀工作特性的选取原则是使整个广义对象具有线性特性,即在广义对象中,除调节阀外其余部分的特性(变送器特性、并过程特性)为线性时,应选用线性工作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即Kv为常数);如果变送器特性为线性,而过程特性的放大系数瓦是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减小时,则调节阀应选用等百分比工作流量特性。总之,当广义对象(除调节阀外)具有非线性特性时,调节阀应该能够克服它的非线性影响而使广义对象接近为线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