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调节阀作为自动调节系统的终执行机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调节阀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产的质量与安全。在各种调节阀中,调节阀生产,气动薄膜调节阀作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且具有本质安全特性的调节阀种类,得到广泛的应用。气动薄膜调节阀的正常使用、准确控制,与选型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结合本人的设计和生产经验,谈谈气动薄膜调节阀的选型注意事项。
1、根据使用要求选型。
气动薄膜调节阀由阀芯和阀体(包括阀座)两部分组成,按不同的使用要求有不同的结构形式。气动薄膜调节阀主要有直通单座阀、双座调节阀和高压角式调节阀。直通单座阀泄漏量小,流体对单座阀芯的推力所形成的不平衡力很大,因此直通单座阀适用于要求泄漏量小、管径小和阀前后压差较低的场合。直通双座阀阀体内有上下两个阀芯,由于流体作用于上下阀芯的推力方向相反而大致抵消;所以双座阀的不平衡力很小,允许阀前后有较大的压差。但由于阀体内流路复杂,用于高压差时对阀体的冲蚀损伤较严重,不宜用于高粘度、含悬浮颗粒或含纤维的介质。此外由于受加工条件的限制,双座阀上下两个阀芯不易同时关严,所以关闭时泄漏量大,尤其是在高温或低温的场合下使用时,因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更易引起严重的泄漏。角式高压阀阀体为直角式,流路简单、阻力小,濮阳调节阀,受高速流体的冲蚀也小,特别适用于高压差、高粘度和含悬浮物颗粒状物质的流体,也可用于处理汽液混相,易闪蒸汽蚀的场合。这种阀体可以避免结焦、粘结和堵塞,便于清洁和自净。
2、 根据安全性选型。
气动薄膜调节阀有气开阀和气闭阀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生产工艺上的安全和使用要求考虑,当信号压力中断时调节阀处于打开或关闭位置,调节阀生产厂家,对工艺生 产造成的危害性大小而定。如果阀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危害小,则选用气开阀,信号压力中断时,调节阀厂家,使调节阀处于关闭位置,反之,则选用气闭阀。
3、流量特性。
在自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选择气动薄膜调节阀应着重考虑流量特性。典型的理想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快开流量特性和抛物线流量特性四种。直线流量特性在相对开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流量小时流量相对变化值大;流量大时,流量相对变化值小。因此,直线流量调节阀在小开度 (小负荷)情况下调节性能不好,不易控制,往往会产生振荡,故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不宜用于小开度的情况,也不宜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调节系统,而适用于负荷比较平稳,变化不大的调节系统。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在小负荷时调节作用弱,大负荷调节作用强,它在接近关闭时调节作用弱,工作和缓平稳,而接近全开时调节作用强,工作灵敏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调节品质,因此它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无论在全负荷生产和半负荷生产都较好的起调节作用。
小流量调节阀所说的小流量是指Cv值为0.05或者更小。
在工业系统的许多应用中,对常压下的少量物料或极高压差下稍大的物料量都要求有正确的控制,这时计算的Cv值都是很小的,这可以用在产量极少的中间试验装置或用在把少量试剂添加到大量工艺流体的工业设备。
在考虑使用这些小流量调节阀时,选用的准则和那些常规调节阀大不相同,例如:和调节阀串接的摩擦损失很小,也没有不利的泵压头特性,不要求有真正的等百分比特性。主要的设计问题是认真研究实际需要的流量范围。CV值越小就越成为理论值。它们作为流通能力的指标是有用的,但正确性和重复性却值得怀疑,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由于通过节流部分的流体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层流和紊流的混合,这种混合流动随阀门行程的变化或流动调节而改变。
从设计观点上看,需要流体节流的实际尺寸确实很小,但许多小流量的应用涉及到高压差并伴随磨损的问题,这个事实就带来更多的难题。
在标准阀的设计中,流通能力主要由阀座孔的直径来决定,当流体能力减少,实际的很小直径达到1/16英寸,这样,孔的理论CV值近似于0.06或者接近于小流量范围的上限,主要用减少阀芯行程或者限制通道口开度的方法来使它更进一步减小。
对于少数严格的使用场合,可以利用锥形针或带铣槽的柱塞在孔中调节,孔径范围从1/8英寸到1/4英寸,这种类型的阀门行程约为1/2英寸,这种小流量阀内件在工厂应用时可安装在普通直通阀的阀体中,但可以显著减小阀体和执行机构两者的尺寸。这种调节阀重量轻、紧凑、很适用于实验装置的操作。
前面已经说过,当尺寸减小时,小流量调节阀内件的CV值的意义不大,幸而,在阀座孔得到很大的有效流量范围。除了阀行程可以调整之外,阀内件易于替换,而且,若用许多一样的阀门,维修几套阀内件的费用也不高,因为对一样的阀体,都是可以互换的。
用常规公式来计算所要求的CV值,然后为所用的特定阀门选用接近很大尺寸的阀内件,例如实际操作时这些阀内件太小,可以用简单地增加阀行程或者稍微修正阀芯的方法来提高流通能力。
调节阀的发展方向主要为智能化、标准化、精小化、旋转化和安全化。
1、智能化和标准化:调节阀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智能化主要是采用智能阀门。智能阀门具有自诊断和远程通信功能,使调节阀的管理方便,故障诊断变得容易;采用智能阀门不仅可以方便地改变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也可以提供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因此,对调节阀流量特性的要求可以简化和标准化。另外,智能阀门以HART通信协议为基础,使控制功能在现场级实现,使危险分散,使控制更及时、更迅速。调节阀的主要体现在各个部件模块化,从而在调节阀需要维修更换时,只要更换部分配件就行,大大节省了维护成本和时间。
2、精小化:精小化主要体现在:采用精小型执行机构,降低阀门体积和重量;改变流路结构,将直线位移改成角位移。
3、旋转化:由于旋转类调节阀如球阀、蝶阀有相对体积小、流阻小、可调比大、密封性好、流通能力大等优点,因此在调节阀新品种中,旋转阀的比重在增大,特别在大口径管道中,普遍采用球阀、蝶阀来做调节了。
4、安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安全仪表系统(SIS)对调节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对调节阀故障信息诊断和处理要求提高;对用于紧急停车系统或安全联锁系统的调节阀,提出及时、可靠、安全动作的要求,确保这些调节阀能够反应灵敏、准确;对用于危险场所的调节阀,应简化认证程序;与其他现场仪表的安全性类似,对调节阀的安全性,可采用隔爆技术、防火技术、增安技术、本安技术、无火花技术等。
5、节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调节阀的一个发展方向,主要方式:采用低压降比的调节阀;采用自力式调节阀;采用电动调节阀;采用压电式;采用带平衡结构的阀芯结构,从而降低执行器的推力或扭矩;采用变频技术代替。
6、保护环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公害,调节阀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调节阀的噪声和泄露,其中噪声污染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