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产生振动时,周口调节阀,会使系统管道跳动,附件及元件振松,伴随产生噪声,严重时甚至 将阀杆振断,阀座脱落,致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有的甚至根本不能投运。
调节阀产生振动与频率有关,当外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阻尼的理想振动频 率)相同或接近时,外力在整个周期内对系统做正功,受迫振动的能量达到很大值,这 种现象称为共振,此时的外力称为策动力。
由此可见,产生共振的条件必须是策动力与 系统固有的频率相等或接近。破坏了这个条件,就破坏了共振,达到消除振动和伴随噪 声的目的。
那么,能否在系统设计时,通过计算来防止它们频率相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固有 频率一般无法计算,只能在实际运行中,发生共振时加以消除。
需要指出的是,共振本身是一种巧合,不是阀的质量问题。不少人认为是阀造成的,而 不从消除共振上想办法,这是不对的。
调节阀的发展方向主要为智能化、标准化、精小化、旋转化和安全化。
1、智能化和标准化:调节阀的智能化和标准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智能化主要是采用智能阀门。智能阀门具有自诊断和远程通信功能,使调节阀的管理方便,故障诊断变得容易;采用智能阀门不仅可以方便地改变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也可以提供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因此,对调节阀流量特性的要求可以简化和标准化。另外,智能阀门以HART通信协议为基础,使控制功能在现场级实现,使危险分散,使控制更及时、更迅速。调节阀的主要体现在各个部件模块化,从而在调节阀需要维修更换时,只要更换部分配件就行,大大节省了维护成本和时间。
2、精小化:精小化主要体现在:采用精小型执行机构,降低阀门体积和重量;改变流路结构,将直线位移改成角位移。
3、旋转化:由于旋转类调节阀如球阀、蝶阀有相对体积小、流阻小、可调比大、密封性好、流通能力大等优点,调节阀生产厂家,因此在调节阀新品种中,旋转阀的比重在增大,调节阀报价,特别在大口径管道中,普遍采用球阀、蝶阀来做调节了。
4、安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安全仪表系统(SIS)对调节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对调节阀故障信息诊断和处理要求提高;对用于紧急停车系统或安全联锁系统的调节阀,提出及时、可靠、安全动作的要求,确保这些调节阀能够反应灵敏、准确;对用于危险场所的调节阀,应简化认证程序;与其他现场仪表的安全性类似,对调节阀的安全性,可采用隔爆技术、防火技术、增安技术、本安技术、无火花技术等。
5、节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调节阀的一个发展方向,主要方式:采用低压降比的调节阀;采用自力式调节阀;采用电动调节阀;采用压电式;采用带平衡结构的阀芯结构,从而降低执行器的推力或扭矩;采用变频技术代替。
6、保护环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公害,调节阀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调节阀的噪声和泄露,其中噪声污染更为严重。
调节阀安装后,在生产过程开车前应进行调节阀的现场调试,调试正常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利尽快解决。当然,调试前管道的清扫也是必不可少的。调节阀现场调试分线路调试和系统调试。
一、线路调试
线路调试用于检查连接调节阀的信号线路、气源管线或液压管线是否正确连接。
1.调节阀输入信号的连接。通常,与阀门一起检查。调节阀输入信号来自控制器,因此,从控制器输出一个起点信号,检查调节阀是否在起点位置;输出一个终点信号,检查调节阀是否在终点位置。为此,对于气动调节阀应检查供气气源压力是否正常;过滤减压器工作是否正常;液动调节阀应检查液压系统供给的油压是否正常;电动调节阀要检查供电是否正常;输出信号是否正确等,并在测量范围内至少取5点检查输入信号与阀位之间是否满足所需关系。应检查气开、气关的作用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满足工艺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要求。
2.调节阀输出信号的连接。调节阀输出信号是阀位信号,可以是模拟量信号或数字量信号。应在检查调节阀输入信号的同时,检查阀位信号是否正确。采用HART或智能电气阀门时,应检查阀位状态信息能否正确传输。调节阀全行程运行过程中应侦听调节阀阀芯和阀座是否有机械振动和异常杂音。
3.手轮机构调试。检查手轮机构能否正确转动和动作,限位和锁定装置是否好用。
4.当出现偏差超过允许偏差限时,应进行相应的调试。例如,改变阀位开关的位置,检查接线或管路是否有泄漏,以及控制器死区的调整等。
二、 系统调试
调节阀是控制系统的终元件,因此,调节阀运行前需进行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应工
艺操作配合进行。
1.负反馈调试。控制系统应满足负反馈要求,调节阀生产,因此,应将控制器、检测变送器和调节阀(包括阀门)和被控对象一起考虑,并设置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负反馈准则是控制系统开环总增益为正。设置好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后,可在控制器测量端模拟输入信号,使其增加或减小,观测控制器输出变化是否符合作用方式的要求,并检查调节阀的动作方向是否正确,是否能够使被控变量向减小方向变化。
2.调节阀压降检查。调节阀压降检查在进行清水模拟调试时进行。在调节阀全行程运行过程中,检查调节阀两端压降变化,是否有空化或闪蒸造成的噪声发生,流量变化情况如何,是否符合所设计的流量特性等。
3.响应时间检查。一些控制系统对调节阀的响应时间有要求时,应检查调节阀的响应时间。在控制器输出信号改变时开始计时,到调节阀阀位到达终稳态位置的63%所需的时间即为响应时间,其时间应满足工艺生产过程的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