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用于调节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的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根据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调节阀哪家好,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实现介质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的调节。
调节阀的发展自20世纪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十个大类的调节阀产品、自力式阀等。
分类:
1.气动薄膜调节阀
2.气缸式调节阀
3.三通调节阀
4.角形调节阀
5.衬氟调节阀
6.自力式调节阀
发展历程:
20年代:原始的稳定压力用的调节阀问世。
30年代:以“V”型缺口的双座阀和单座阀为代表产品V型调节球阀问世。
40年代:出现定位设备,调节阀新品种进一步产生,出现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等。
50年代:球阀得到较大的推广使用,三通阀代替两台单座阀投入系统。
60年代:在国内对上述产品进行了系列化的改进设计和标准化、规范化后,国内才才有了完整系列产品。现在我们还在大量使用的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三通阀、隔膜阀、蝶阀、球阀七种产品仍然是六十年代水平的产品。这时,国外开始推出了第八种结构调节阀——套筒阀。
70年代:又一种新结构的产品——偏心旋转阀问世(第九大类结构的调节阀品种)。这一时期套筒阀在国外被广泛应用。70年代末,国内联合设计了套筒阀,使中国有了自己的套筒阀产品系列。
80年代: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成功引进了石化装置和调节阀技术,使套筒阀、偏心旋转阀得到了推广使用,尤其是套筒阀,大有取代单、双座阀之势,其使用越来越广。80年代末,调节阀又一重大进展是日本的Cv3000和精小型调节阀,它们在结构方面,将单弹簧的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改为多弹簧式薄膜执行机构,阀的结构只是改进,不是改变。它的突出特点是使调节阀的重量和高度下降30%,流量系数提高30%。
调节阀晰执行机构(又称驱动机构)和躺节机构两部分组成。执行机构的作用是接受从调节器发山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佰鲁的大小广生相应的机械位移。调节机构实际上是一个阀门,其阀杆勺执行机构相接。调节机构的阎体与被调介质直接接触,在执行机构机械位移的推动卜改变阀体小阀心与阀座之间的流通面积,调节阀报价,达到调节操作变星的日的。
调节阀按其工作信号能源的不同分为气功调节阀、电动调行阀和液动调节阀3大类。出于气动调节阀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妙入侵、防火防爆、价格低廉等特点,在造纸和其他化工1:4L4使用多。电动调节阀具有调节精度较高的特点,在一些调节精度要求高的特殊场合使用。在造纸和化工工业中很少使用液动调节阀。
现在随着各方面的需求,有很多的新型调节阀制作出来,其中有自力式调节阀和减温水调节阀,减温水调节阀是火电厂中关键的调节阀之一。在300MW火力发电机组中,锅炉过热器有Ⅰ级减温水调节阀2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调节阀,Ⅱ级减温水调节阀2台,用于调节过热蒸汽的温度。在再热器系统中,使用减温水调节阀作为再热蒸汽温度微量调节,以及作为事故状态下的喷水减温作用。此外,在高压旁路系统和低压旁路系统也需要使用减温水调节阀以达到蒸汽减温效果。
要生产出合乎要求的减温水调节阀,必须解决减温水调节阀技术上的两大难点,设计出一种合理有效的结构,调节阀价格低,既能防止汽蚀和冲刷损坏,又能有合乎使用要求的工作流量特性。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减温水调节阀存在两个关键技术难点:
1.阀前阀后压差较大,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压差在1~10Mpa之间。在高压差工况下,减温水在阀中会对阀内件产生汽蚀和冲刷等损坏,使阀的密封面丧失关闭功能,造成漏流量过大,使蒸汽温度控制困难。如果长期漏量过大,就会影响机组效益,造成能源消耗浪费。